發布時間:2025-09-04
瀏覽次數:8次
北極星電力市場網獲悉,9月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3310號(工交郵電類497號)提案的答復摘要。答復文件明確,加強綠證標準國際互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不斷健全完善綠證制度體系,加強綠證國際合作交流,推進綠證核算標準對接,正式發布了《基于區塊鏈的綠電消費信息溯源參考架構》《基于區塊鏈的綠色電力認證標識應用標準》等國際標準,有力推動中國綠證國際認可快速提升,國際綠色電力消費倡議組織(RE100)已宣布無條件認可中國綠證。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加快建立基于綠證的綠色電力消費認證機制,制定綠色電力消費認證相關技術標準、規則、標識;持續加強與主要貿易伙伴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證相關交流溝通,加快推動綠證國際互認,多渠道強化中國綠證的國際影響力。
詳情如下:
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3310號(工交郵電類497號)提案的答復摘要
你們提出的關于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共同構建新能源產業體系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經研究并商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國家移民局、廣東省人民政府,現答復如下:
國家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體系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你們的意見建議對于進一步做好相關工作,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一、關于深化國際合作
(一)加強綠證標準國際互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不斷健全完善綠證制度體系,加強綠證國際合作交流,推進綠證核算標準對接,正式發布了《基于區塊鏈的綠電消費信息溯源參考架構》《基于區塊鏈的綠色電力認證標識應用標準》等國際標準,有力推動中國綠證國際認可快速提升,國際綠色電力消費倡議組織(RE100)已宣布無條件認可中國綠證。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建立基于綠證的綠色電力消費認證機制,制定綠色電力消費認證相關技術標準、規則、標識;持續加強與主要貿易伙伴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證相關交流溝通,加快推動綠證國際互認,多渠道強化中國綠證的國際影響力。
(二)積極推動氫能國際合作。《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鼓勵開展氫能科學和技術國際聯合研發,推動氫能全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材料和裝備創新合作,積極構建國際氫能創新鏈、產業鏈。國家能源局積極搭建雙多邊合作機制和平臺,積極參與國際氫能標準化活動,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探索開展氫能貿易、基礎設施建設、產品開發等合作。“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全球清潔能源合作伙伴關系、中歐能源技術創新合作平臺,均將氫能合作作為主要議題,打造新型國際創新協作支撐平臺,推動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等項目合作。下一步,我們將堅持構建新發展格局,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通過相關機制平臺,推動氫能領域政策交流、技術創新、項目落地等多元合作。
二、關于推動產業鏈協同
目前,廣東省協同港澳已成立科技協同創新聯盟、領航“9+2”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聯盟等。2024年3月,“粵港澳大灣區氫走廊”正式啟動建設,構建“佛山—廣州—東莞—深圳—香港”等3條氫能綠色運輸典型路線,在核心節點布局建設制氫加氫一體站,全面完善布局氫能“制儲加用”產業鏈。
三、關于完善人才生態,構建產學研融合創新體系
(一)優化出入境政策。國家移民局積極出臺移民出入境政策措施,為外籍科研人才跨境流動提供便利。一是放寬申辦口岸簽證條件,提供再入境簽證便利,同時簡化了申辦材料和手續。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12個口岸簽證機關對符合條件的外國人均可辦理口岸簽證。二是先行先試一批利好政策舉措,2023年2月20日起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2024年7月10日起實施為港澳永久性居民中的非中國籍人員簽發來往內地通行證政策。下一步,國家移民局將進一步研究出臺服務促進國際高端人才移民出入境政策措施,便利外籍科研人才跨境流動,優化外籍科研人員申請永久居留條件,加快推進高技術人才移民制度體系建設,推動完善外籍人才綜合服務保障體系。
(二)加強產學研協同。教育部高度重視新能源專業人才培養,推動港澳高校設立新能源方向學科專業,如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成立碳中和系、可持續與能源系。在產學研方面,教育部于2025年4月啟動建設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粵港澳大灣區),聯合60余所高校協同推進。
四、關于健全政策保障,探索體制機制創新
在分布式光伏支持政策方面,2025年1月,國家能源局印發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國能發新能規〔2025〕7號),明確支持大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接入用戶側電網或者與用戶開展專線供電(不直接接入公共電網且用戶與發電項目投資方為同一法人主體)。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有關部門,將持續推動我國新能源產業體系高質量建設,堅持全國一盤棋,統籌好總量、結構和布局,指導粵港澳大灣區持續優化能源電力規劃建設工作,穩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感謝你們對國家能源工作的關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你們更多的支持和指導。
國家能源局
2025年8月12日